主讲人:杨静 副研究员
活动时间:2015年11月9日下午3:00
地 点:二办公楼202室
主办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
讲座内容: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当前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关系演变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自十四大报告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生了由“基础性”到“决定性”这一表述上的变化,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这一重大理论创新认识的争论。其中,主张全面私有化、市场化和去政府干预的学者强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目前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由此开出的药方就是政府的作用应严格受到限制甚至取消,如仅限于“撬动市场力量”,短期不得不直接介入市场时要注意不能“过度””,长期则应完全“淡出”。这种观点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西方经济学的所谓“市场失灵”理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自由主义“市场失灵”理论。新自由主义“市场失灵”理论不仅认为政府的作用仅限于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应从属于市场。
主讲人介绍:
杨静,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公共经济理论与政策等。兼任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常务理事、常设秘书长。曾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经济学动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撰写著作多部。